今日我将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最新关于股东权益的案例,并且从中跟大家分享一些大家需要注意的事宜。
进展一:股东压迫救济措施不延申到商标索赔
在今年Chuah Seong Keat v Din Tan Yong Chia案件中,高等法院驳回由股东在压迫索赔(shareholder oppression action)中寻求某些救济措施的申请。
在此案件中,股东们对商标和域名(Domain Name)根据公司法令第346条文进行了压迫索赔。
根据 2016 年公司法令第346条文,该条文只规范公司法令领域内的公司不当行为。只有当股东被压迫案件成立时,法院才会被授予给予权力,结束或救济被投诉的事项。
此案涉及一家在马来西亚拥有多家提供泰式按摩和水疗服务的企业。简而言之,原告开始采取法律行动,寻求众多针对压迫的常见补救措施,包括关闭公司或迫使多数人买断原告在该公司的股份。
原告的投诉也包括了:
• 终止第一原告为集团董事总经理;
• 委任额外的董事;
• 支付给董事的薪金和津贴;和
• 额外资本要求 (Capital Call)。
但是,有部分的被告人认为有提告中有异议,并且申请了第一原告对商标和域名的个人诉讼请求(IP请求权)的撤销诉讼申请(Strike Out Application)。
在此案件,法院裁定,法院指出,原告并未根据2019年商标法令提交此案件。相反的,原告试图争论与压制诉讼下讨论的商标有关的所有权和信托问题。
商标和域名(Domain Name)均受各自法律所管辖。这些索赔既不受2016年公司法令第346条文的管辖,也不受其约束。即使原告在此次的诉讼中获胜,与商标的实益和合法所有权相关的问题仍有待确定。
法院认定,这些救济措施是针对商标和域名的索赔,而不属于压迫救济措施范围。换言之,对商标所有权和转让的救济措施并不属于2016年公司法令第346条文的主旨、权限和意图。
商标索赔也不是原告作为股东所该提出的索赔。商标权利索赔应该由知识产权法院单独审理更为妥当。
进展二:单一股东可要求召开公司股东大会
而在近期中,Eka Noodles Berhad v Norhayati binti Tukiman,高等法庭也裁决了,单一股东可要求召开公司股东大会。
在此案件中,当事人行使了公司法令2016年第311条文,向该公司发出通知,该通知要求召开股东大会以罢免所有董事和公司秘书,并任命新董事和新公司秘书。第311条文中使用了字眼 “公司成员(Members)可能要求董事召集会议” 。
在这一字眼上,双方为了公司成员(Members)字眼上进行了争论:公司是否需要2位股东以上才能召开股东大会。
为此,高等法庭对此进行了裁决:公司成员(Members)的字眼未必是多数(Plurality)。法庭为此提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最新的公司法令2016年允许在个人在一个人的情况下成立公司。这也意味着311条文不能使用在只有单一股东的公司上。
第二,根据马来西亚的解释法令(Interpretation Act),也解释了词语即使是复数也可包括单数的形式。
总结,在股东的权益上,董事是有召开股东大会的法定义务,不管股东大会召开的目的,董事不能拒绝召开股东大会,而不是约束股东的权益。
无论如何,公司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忽略公司股东的权益,无论是股东群组或者是股东个人的权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欢迎网民与用户发表建设性留言,目的在于互动与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非本网站立场,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抹黑等煽动性留言,本网站有权删除违规留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孕妇厌倦健康却难吃零食 用一颗豆子颠覆市场
她的零食被说像「外星食品」,却在零售市场爆红,5 年内年营收突破 530 万美元
小伙花12美元买下Google.com 一分钟后数万人因此受惠
Google 靠着全球最强大的搜寻引擎起家,短短20年内跃升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然而在2015年,却曾发生一件令人惊讶的插曲——来自印度的学生维德竟然只花了12美元,买下了价值数十亿的「Google.com」网域!
AI时代下「铁饭碗行业」 需求高 人工好不怕被淘汰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许多职业面临挑战,但某些行业因其专业技能、人际互动和实践经验,仍难以被AI取代,如医疗人员、教育领域等职业,在未来可以为寻求稳定的求职者提供一条安稳的道路。
星巴克CEO工作79分钟 日薪等于员工年薪
企业高层与基层员工薪酬差距惊人,有分析报告再次揭露美国大企业内部惊人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根据报告,部分企业的执行长(CEO)仅需一天,甚至数小时内,便可赚取普通员工一整年的薪水!
38岁包租婆 用「被动收入」打造富口袋
38岁的Ms. Selena(阙诗芹) 以投资理财内容闻名,启发无数人踏上财务自由之路。她的成功故事展现了坚持学习、勇于突破 的精神。
靠书法当饭吃 小伙子7年还清巨债
陈曌从小就学习书法,梦想就是开书法课,结果求学顺利过关斩将,从专业领域毕业,并开始创业。
熊黑堂 FOUNDER & CEO 鍾骏铭 | 创 DOUBLE.O 商业模式 (二)
锺骏铭说,他成立名为双赢集团 Double.O Group,亲自出任总裁。两个O的意思,就是把原本独立的两个圆环紧紧相扣在一起,不停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
熊黑堂 FOUNDER & CEO 鍾骏铭 | 复制力量冲出海外(一)
大马著名奶茶连锁集团熊黑堂掌舵人锺骏铭,今年才26岁,凭对市场敏锐的嗅觉,在2019年开创第一间DABOBA熊黑堂珍珠奶茶店,一经开张,便大受年轻人喜爱,并吸引无数投资者加盟。
Taka Cake House Taka Patisserie 董事经理梁家郡 感恩疫情|线上新模式爆单(二)
在疫情期间,梁家郡在短短9个月内,新开了8间分行,其中第21间对他来说深具意义。他振奋道:“因为我们落实了到偏远区开店的目标,当开在西连省时,当地客户都开心说‘终于等到我们了’!”客户的满足感永远是梁家郡最关注的一件事。
Taka Cake House Taka Patisserie 董事经理梁家郡 “负二代”逆袭|创东马连鎖名品牌(一)
砂拉越古晋TAKA 蛋糕店董事经理梁家郡,2011年接手父亲欠债累累的蛋糕店,接手后与同样是会计师的太太发现经营的商业模式出错,财务管理及产品品质皆有问题,于是年轻的他,坚毅开始着手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