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决定人生高度的,是一个人的行动力,缺乏说干就干的冲劲,
就如纸上谈兵、谋而不动,如果还不断自怨自艾,那终究注定失败。”
“与时并进”是myNEWS创办人郑大禄先生在商界奋斗多年,一直保持的信念,也可以说是他身为成功企业家的座右铭。
在1997年,他毅然放弃了一份高薪舒服的工作,与太太一起出来创业,从零开始,努力不懈的苦干至今24年,他从当年的具改革野心的新式书报摊,转型并升华变成我国著名的连锁便利店,而且在全国有超过500家分店的上市公司,写下了我国企业另一神话。
这个艰辛历程,带出“与时并进”真谛,其实就是不断求变而绝不松懈。
郑大禄与太太合力开创的第一个报摊。
连锁性变革
郑大禄当年立志创业,是凭着认为假如能改变传统报摊模式操作,打造成现代化的书报摊,便有立足而继续发扬光大机会的信心,这个信念加上改革的精神,果然在短短几年间,就成功开创了多家连锁报摊,而一度享有报摊之王的美誉。
然而却没想到才刚打好基础,就迎来数码时代。顿时印刷行业备受冲击,书报摊一下子好像地裂山崩成为夕阳行业。
他在访问时分享道:“在目前的网络时代,生活的节奏快速,商场上的变化也日新月异,已明确的进入不改变就不能生存的时代,而我一直以来都坚信这个生存法则,所以一直自我警惕,对公司的运作大小事情都细心看待,看到任何不妥当及落伍之处便马上作出修改,就算公司目前已经上市,一切都已上轨道,我还是保持这种态度。”
他也指出,以前的报摊都在路边停车位摆的,报纸书刊杂志都放在地上,而自己经营时便把这些“货品”移到自已研发的架子上陈列,也花钱在装饰上来展示,改变以往报摊凌乱的旧有形象,慢慢才获得机会进驻人潮汹涌的购物广场,甚至能够再进一步移迁到黄金地段。
但改变并不仅于外观及地点,还要延伸到销售系统及将商品放上网让顾客订购,同时也为了效率改用销售点终端系统,以便收集数据,设立自己的“中央”仓库,自己做分销,为了要配合自己的系统,更要求出版界者在刊物印上条码(Barcode)。
在连串的系列改变之下,其实也间接的“逼”出版业也必须因这改变,加以配合,造成连锁性的转变,其实也带出了传统行业也能改变的正面讯息。
郑大禄这套不断改变与创新的哲学,也忠实反映在他办公室总部设计,我们访问时有机会亲身体验其特别之处,实际上办公室是采取开放式概念, 他虽是大老板,但没设独立的个人大房间。
他的办公桌与所有职员在广阔明亮的空间裡,除了依循鼓励创意及活力的开放式文化之外,也让外人感染到其公司管理层与职员间一起打拼的团结亲切氛围。
报摊进化便利店的难度性更高
成功改变旧有报摊模式,稍微站穏脚步时便遇上数码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导致报纸、杂志销量下跌,这种环境改变,已无法再以原来的计划经营,而面对另一轮的“与时并进”挑战,必须变化以求生存。
郑大禄选择逐渐转型成便利店的途径,是难度性更高的变革,因为便利店需要销售的产品繁杂琐碎,需要花很多时间摸索了解,这是“改变”背后付出的努力代价,只有当事人才能明白。
他表示:“由于本身是学电脑出身的,所以对整个社会朝向电子科技化的趋势可能会比其他人来的敏感,对数码的掌握,也较得心应手,故此能够善用科技,抓紧趋势,跟上潮流而不会脱节。”
但基本上,他一直坚定,而且保持高度自觉,当发现原已革命新模式的书摊生意已因大环境而改,就得随机应变。
“转型再战江湖免被淘汰已是急不及待的事, 所以,转型销售轻食等多样化食品的复合式便利店,这决定也不拖泥带水,由于便利店是变动最迅速的零售领域,更需顺应时代不断求新求变,需要一直把价值持续延伸,才能保持优势。”
“而与其他外来的便利店,我们的优势是身为本地企业,在针对本地需求的反应会比外国同类型的店来的快速,可提供更佳的服务而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从他的经历,也让我们体会到,求变不是横冲直撞,也不是这里试试,那边改改般的探热式试验,而是先冷静观察环境的变动,并看清自己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而加以调整,并同时深入观察自己行业的生态,以免与现实脱节。
郑大禄在转型时已能觉察出,现代人的生活形态变了,便利店不再只是销售产品的地方,而是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之地,比如说无储蓄卡充值,代寄件和收件等服务,便能让上班一族视为上下班“必经之路”,有了固定人流也同时带来商机,因为他们顺便进来,而在离开前,随手买瓶饮料或其他购买商品的机率也会相应提高。
赴台、日考察取经
要打造自己理想中的便利店,不能够只是发白日梦一般,因为世界变化太快,很多时候脑海里有美好的构思,但整个大环境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有所改变。
故此他宁可脚踏实地,抱着只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就是一家称职的便利店。另一方面,也时刻提醒自已,消费者的需求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定点,所以不能怠慢,而且也明白为了这个行业的未来,他需要到外国取经。
所以,他前往外国特别是日本及台湾考察,尽量学习人家优点,这也为公司后来与日本公司的合作奠下基础。因为视野广了,才能明白自己的缺点,需要找好的合作伙伴而取长补短。
myNEWS创办人郑大禄 | 双剑合璧 合作韩风时尚品牌CU(二)https://www.gmedia.com.my/g人物-vol3-02-2
【免责声明】本网站欢迎网民与用户发表建设性留言,目的在于互动与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非本网站立场,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抹黑等煽动性留言,本网站有权删除违规留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孕妇厌倦健康却难吃零食 用一颗豆子颠覆市场
她的零食被说像「外星食品」,却在零售市场爆红,5 年内年营收突破 530 万美元
小伙花12美元买下Google.com 一分钟后数万人因此受惠
Google 靠着全球最强大的搜寻引擎起家,短短20年内跃升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然而在2015年,却曾发生一件令人惊讶的插曲——来自印度的学生维德竟然只花了12美元,买下了价值数十亿的「Google.com」网域!
AI时代下「铁饭碗行业」 需求高 人工好不怕被淘汰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许多职业面临挑战,但某些行业因其专业技能、人际互动和实践经验,仍难以被AI取代,如医疗人员、教育领域等职业,在未来可以为寻求稳定的求职者提供一条安稳的道路。
星巴克CEO工作79分钟 日薪等于员工年薪
企业高层与基层员工薪酬差距惊人,有分析报告再次揭露美国大企业内部惊人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根据报告,部分企业的执行长(CEO)仅需一天,甚至数小时内,便可赚取普通员工一整年的薪水!
38岁包租婆 用「被动收入」打造富口袋
38岁的Ms. Selena(阙诗芹) 以投资理财内容闻名,启发无数人踏上财务自由之路。她的成功故事展现了坚持学习、勇于突破 的精神。
靠书法当饭吃 小伙子7年还清巨债
陈曌从小就学习书法,梦想就是开书法课,结果求学顺利过关斩将,从专业领域毕业,并开始创业。
熊黑堂 FOUNDER & CEO 鍾骏铭 | 创 DOUBLE.O 商业模式 (二)
锺骏铭说,他成立名为双赢集团 Double.O Group,亲自出任总裁。两个O的意思,就是把原本独立的两个圆环紧紧相扣在一起,不停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
熊黑堂 FOUNDER & CEO 鍾骏铭 | 复制力量冲出海外(一)
大马著名奶茶连锁集团熊黑堂掌舵人锺骏铭,今年才26岁,凭对市场敏锐的嗅觉,在2019年开创第一间DABOBA熊黑堂珍珠奶茶店,一经开张,便大受年轻人喜爱,并吸引无数投资者加盟。
Taka Cake House Taka Patisserie 董事经理梁家郡 感恩疫情|线上新模式爆单(二)
在疫情期间,梁家郡在短短9个月内,新开了8间分行,其中第21间对他来说深具意义。他振奋道:“因为我们落实了到偏远区开店的目标,当开在西连省时,当地客户都开心说‘终于等到我们了’!”客户的满足感永远是梁家郡最关注的一件事。
Taka Cake House Taka Patisserie 董事经理梁家郡 “负二代”逆袭|创东马连鎖名品牌(一)
砂拉越古晋TAKA 蛋糕店董事经理梁家郡,2011年接手父亲欠债累累的蛋糕店,接手后与同样是会计师的太太发现经营的商业模式出错,财务管理及产品品质皆有问题,于是年轻的他,坚毅开始着手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