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公司被清盘,公司将由清算师接管。公司的商业运作将会被中断,董事也失去他们的主导权,所有的员工也会因为法庭下令清盘的同时被自动解雇。”
很多老板为了保住企业的命根,就不惜裁退了员工,但是也因为疫情底下裁员,员工手停口停,直接引发了劳资纠纷。
经过数个月漫长的疫情抗争,马来西亚进入了修复性管制令阶段。在这短期,雇主与雇员必须注意几个重要事项,以避免劳资纷争发生。
为了缓解全民财务困顿,财政部在8月6日提呈《2020年政府开销临时措施(新冠肺炎)法案》,以成立450亿令吉的新冠肺炎基金(Kumpulan Wang COVID-19),援助受影响企业与人民。该基金里的钱只能用在经济振兴配套和经济复苏配套计划,当中就包括了法案第4条文阐明基金的政府此前已宣布数个经济振兴配套协助雇主保留员工,当中包括了薪资补贴计划等等的惠民政策。
(照片转载Pexels.com)
公司清盘 权益问题
因不少行业受到疫情冲击导致结业,这让雇主和雇员关注公司一旦清盘,彼此之间该如何保护权益?当公司被迫清盘,清盘师(Liquidator)将接管公司,而公司的商业运作也因此中断,董事也顿时失去他们的主导权,所有的员工也会因为清盘而被自动解雇。
如该公司还拖欠员工的薪水或佣金等等,清盘师会把公司员工列为其中一个债权人。根据,《1955年劳工法令》第31和32条文,遭拖欠的工资比其他债务拥有优先权。清盘师经过调查该公司的事务和资产后,会以最有利的方式回收和落实公司资产并且平均的分配于债权人。
《2016年公司法令》第465(1)(a)和466(1)(e)条文,债主若因为债户公司无法偿还债务向法庭申请清盘该公司前,债主必须要给债户公司发出索偿债务通知书。
而收到债务通知书的公司必须在21天内给予回复或偿还债务。如果债户公司在21天内没办法给予合理的回复或偿还该债务,债主才可以向法庭提交清盘行动申请。
(照片转载Pexels.com)
由于经济不景气,接下来可能会爆发失业潮。打工一族必定疑惑,企业业主可能会以经济不景气为由扣薪水。根据《1955年劳工法令》第24(2)(d)条文,除非是法令赋予的授权,雇主不得从扣除低于2000令吉以下收入雇员的薪水。擅自扣除雇员薪水的雇主可在第91(c)条文下被提控,并在第99A条文下被判罚款一万令吉。
至于薪水高于2000令吉的雇员,雇主与雇员需探讨当时签署的雇用合约,若此事没列入合约,雇主绝对不能强逼雇员扣薪。
行动管制令过去了好几个月,在这段期间一些员工被扣薪,却没随着管制令的尾声而回调薪水。曾有一个个案的雇主以经济不好为由扣除员工薪水,并向员工保证经济好转后薪水会被调回。但是雇主并没履行,雇员也因此拒绝签扣薪同意书,法庭因此宣判员工被间接解雇(constructive dismissals),允许员工索赔。
以此个案进行分析,员工是有权益向雇主采取法律行动的。工业法庭会根据《工业关系法令》第30条文审理,即申诉一旦提交给工业法庭,将根据公平,良心和实质性课题判决,而不考虑太多的技术问题和法律形式。
(照片转载Pexels.com)
打造双赢结果
如果雇员胜诉,法庭可给予以下裁决:
(a)命令雇员复职(如果法院在审判期间认为不宜复职,则可以赔偿代替复职。赔偿金的计算通常取决于雇员的服务年限和薪水); 和
(b)命令雇主支付欠薪(从解雇之日起至法庭听审最后一天为止的拖欠工资的计算,最长为24个月,而处于试用期的雇员,最长为12个月)。
如果在没有申请司法审核的情况下,裁决将被认为是最终裁决;任何赔偿金或欠薪都可以入禀法院执行。
在这段期间,许多企业都不容易熬,应与员工一起交流和激荡,试图开拓公司新发展方向,才可以打造双赢的结果。劳资关系并不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来到这个时代,劳资一起合作才能找到生存的出路。
【免责声明】
本网站欢迎网民与用户发表建设性留言,目的在于互动与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非本网站立场,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抹黑等煽动性留言,本网站有权删除违规留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孕妇厌倦健康却难吃零食 用一颗豆子颠覆市场
她的零食被说像「外星食品」,却在零售市场爆红,5 年内年营收突破 530 万美元
小伙花12美元买下Google.com 一分钟后数万人因此受惠
Google 靠着全球最强大的搜寻引擎起家,短短20年内跃升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然而在2015年,却曾发生一件令人惊讶的插曲——来自印度的学生维德竟然只花了12美元,买下了价值数十亿的「Google.com」网域!
AI时代下「铁饭碗行业」 需求高 人工好不怕被淘汰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许多职业面临挑战,但某些行业因其专业技能、人际互动和实践经验,仍难以被AI取代,如医疗人员、教育领域等职业,在未来可以为寻求稳定的求职者提供一条安稳的道路。
星巴克CEO工作79分钟 日薪等于员工年薪
企业高层与基层员工薪酬差距惊人,有分析报告再次揭露美国大企业内部惊人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根据报告,部分企业的执行长(CEO)仅需一天,甚至数小时内,便可赚取普通员工一整年的薪水!
38岁包租婆 用「被动收入」打造富口袋
38岁的Ms. Selena(阙诗芹) 以投资理财内容闻名,启发无数人踏上财务自由之路。她的成功故事展现了坚持学习、勇于突破 的精神。
靠书法当饭吃 小伙子7年还清巨债
陈曌从小就学习书法,梦想就是开书法课,结果求学顺利过关斩将,从专业领域毕业,并开始创业。
熊黑堂 FOUNDER & CEO 鍾骏铭 | 创 DOUBLE.O 商业模式 (二)
锺骏铭说,他成立名为双赢集团 Double.O Group,亲自出任总裁。两个O的意思,就是把原本独立的两个圆环紧紧相扣在一起,不停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
熊黑堂 FOUNDER & CEO 鍾骏铭 | 复制力量冲出海外(一)
大马著名奶茶连锁集团熊黑堂掌舵人锺骏铭,今年才26岁,凭对市场敏锐的嗅觉,在2019年开创第一间DABOBA熊黑堂珍珠奶茶店,一经开张,便大受年轻人喜爱,并吸引无数投资者加盟。
Taka Cake House Taka Patisserie 董事经理梁家郡 感恩疫情|线上新模式爆单(二)
在疫情期间,梁家郡在短短9个月内,新开了8间分行,其中第21间对他来说深具意义。他振奋道:“因为我们落实了到偏远区开店的目标,当开在西连省时,当地客户都开心说‘终于等到我们了’!”客户的满足感永远是梁家郡最关注的一件事。
Taka Cake House Taka Patisserie 董事经理梁家郡 “负二代”逆袭|创东马连鎖名品牌(一)
砂拉越古晋TAKA 蛋糕店董事经理梁家郡,2011年接手父亲欠债累累的蛋糕店,接手后与同样是会计师的太太发现经营的商业模式出错,财务管理及产品品质皆有问题,于是年轻的他,坚毅开始着手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