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了将近一年,活力新食品有限公司(THE ORIGIN FOODS SDN BHD)筹划多时的第二、三间厂终于在5月正式运作了。
董事经理拿督黄圣栋形容这两间新厂是他的新生儿,是继1999年设立第一间厂,相隔22年后,增设的新厂,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意义更是重大。
功效保健 市场趋向
同样设在蒲种,距离旧厂不远,总投资额逾千万令吉的第二、三厂,楼高三层、分别占地1万6千方尺,半/全自动化的车间,主要生产保健食品,如益生菌、综合维生素、黑水,和营养能量棒(Nutri Bar)、功效型保健食品、中老人代餐等,因应市场需求。
尤其是第三厂,专业生产的营养能量棒( Nutri Bar )、功效型保健食品、中老人代餐等,是活力新公司最新开发的新市场。
据悉工厂与生产线还未正式启动,就已有10间公司排队等着新产品的出产。预计在明年也将有超过100种产品种类等着注册面市。
原味、海苔、椰子、甜枣,四种风味、各有千秋。
从太空食物演变而来
能量棒,顾名思义,是一种小巧易携、方便随时进食、补充能量的健康零嘴小吃。一般来说,具有科学合理的成份配比,以达到相应的营养保健功效。
能量棒的概念,据知乃从太空食物演变而来。上个世纪1960年代,正是美苏太空竞赛进入白热化的时期。因受太空所限,当时太空人所吃的太空食物只能做成黏糊的棒状。
后来,美国一间公司从此撷取灵感,研发出一种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维生素于一体、刚好可以放入太空服的太空食物棒(Space Food Stick),以备不时之需。
1970年代,由于爆发能源危机,太空探索竞赛戛然而止,太空食物棒的销量也随之大跌,逐渐被人遗忘。
直到1980年,加拿大马拉松运动员布莱恩麦斯威尔(Brian Maxwell),为了解决马拉松运动中因糖份过度消耗、体力不支的难题而决定研发一种能在运动中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
经过屡次试验后,终于在1986年成功推出了专为运动员研制的能量棒( Power Bar ),以随时补充营养能量。
自此,能量棒的美名在长跑圈中迅速流行起来,登山、自行车运动员也发现它确实能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随后,各式各样的能量棒应运而生,各种口味分类也越分越细。
拿督黄聖棟形容这两间新厂是他的新生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意义更是重大。
开发众多口味
而从国外传到大马,活力新公司第三新厂现采全自动化生产的营养能量棒,口味分别有原味、海苔、椰子、甜枣等多种风味。
与市场上一般谷物棒不同的是,拿督黄圣栋解释,这种营养能量棒,除以谷物、坚果、果干为主料外,还会添加额外的营养配方、健康与具有保健及功效型成份如蛋白质、体重管理、排毒、免疫、美容、抗老、补眼、养护心肝脾肺肾、小麦草、牛初乳、运动型等,以达到更合理或客户特定的营养或保健效果。
因此,它比一般的谷物棒更有营养、健康与功能性,既轻便、易携、不必泡水、随时随地都能直接到口充饥裹腹,是营养丰富、且保健的健康零嘴小吃,非常适合一般工作奔忙无暇用餐的上班族、运动爱好者或在旅途上赶路的游人等。
所有这些,从原料取材、配方筛选、口感研发、产品功能、科学研究、品质检验、商标注册、国际或清真认证等一站式的生产服务,均经过研发部的严格把关、方才出厂。
拿督黄圣栋强调,保健生活化,生活保健化。保健不再是刻板印象中如吃药般口服一粒药丸,或冲泡一杯麦片,而是无时无刻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哪怕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一包随身的营养能量棒。
活力新公司是大马首间与唯一在国内全自动生产营养能量棒。
从原料取材、配方筛选、口感研发、产品功能、科学研究、品质检验、商标注册、国际或清真认证等一站式的生产服务,均经过研发部的严格把关、方才出厂。
大马首间全自动生产
这是活力新公司首次隆重推介,也是大马首间唯一在国内全自动生产的营养能量棒,希望藉着营养能量棒的正式面市,能在市场掀起一股营养能量棒热潮。
未来,活力新公司也将配合各大原料供应商继续研发更优质或适于老人或小孩食用的营养能量棒,让老人与小孩在正餐之馀,也能取得更均衡完整的营养代餐与能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的。
除了能量棒外,活力新公司自2012年改变策略,坚持从保健品出发,并且不再依赖进口,自产自销到完全代工贴牌生产,再到出口海外(近65%供销欧美、中东、中国、澳纽、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迄今,代工生产的产品已达200多种,包括小麦草保健系列、功能性保健系列、营养系列、排毒与体重管理系列、生物饮料系列、男性健康系列、女性健康系列、儿童成长发展系列、强化免疫与细胞激活系列等,堪称国内首五大保健品与健康食品制造商之一。
趁胜追击 网络热潮
“爱惜身体,要从保健做起。随着生活水平与保健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与关注养生保健,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感受甚深,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并正视提升人体自身免疫力与健康的重要。
更何况,全球爆发疫情将近两年,全球抗疫也将近两年,纵使全球包括大马已经开始接种疫苗,然而要达到全民或全球群体免疫的效果,预计至少还要几年的时间;加上疫情反反复复,甚至面对病毒变种、酝酿第四波疫情的风险等种种迹象显示,抗疫防疫之计,还是回归健康本质,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疫情提高保健意识
而这可从疫情期间,因居家限行令所致,一切经济活动停摆,停市停业的情况下,保健业与医疗用品业(如手套业等)依然一枝独秀,无论国内外市场,业绩均较去年成长了20至30%中得以证明。”
总之,这次的疫情不仅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保健意识与保健品的需求,同时也加速了企业的迅速转型,倒逼企业不得不尽快转向互联网经济迈进。
预计疫情过后,这股互联网经济热潮还会持续延烧,甚至加速推进。因此展望未来,拿督黄圣栋也计划趁势追击,开发更多的新产品与更广的消费群,甚至与网红、自播商、电商合作等,积极拓展互联网经济,共享共赢永续经营,以迎接互联网时代更大的新挑战!
【免责声明】本网站欢迎网民与用户发表建设性留言,目的在于互动与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非本网站立场,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抹黑等煽动性留言,本网站有权删除违规留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孕妇厌倦健康却难吃零食 用一颗豆子颠覆市场
她的零食被说像「外星食品」,却在零售市场爆红,5 年内年营收突破 530 万美元
小伙花12美元买下Google.com 一分钟后数万人因此受惠
Google 靠着全球最强大的搜寻引擎起家,短短20年内跃升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然而在2015年,却曾发生一件令人惊讶的插曲——来自印度的学生维德竟然只花了12美元,买下了价值数十亿的「Google.com」网域!
AI时代下「铁饭碗行业」 需求高 人工好不怕被淘汰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许多职业面临挑战,但某些行业因其专业技能、人际互动和实践经验,仍难以被AI取代,如医疗人员、教育领域等职业,在未来可以为寻求稳定的求职者提供一条安稳的道路。
星巴克CEO工作79分钟 日薪等于员工年薪
企业高层与基层员工薪酬差距惊人,有分析报告再次揭露美国大企业内部惊人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根据报告,部分企业的执行长(CEO)仅需一天,甚至数小时内,便可赚取普通员工一整年的薪水!
38岁包租婆 用「被动收入」打造富口袋
38岁的Ms. Selena(阙诗芹) 以投资理财内容闻名,启发无数人踏上财务自由之路。她的成功故事展现了坚持学习、勇于突破 的精神。
靠书法当饭吃 小伙子7年还清巨债
陈曌从小就学习书法,梦想就是开书法课,结果求学顺利过关斩将,从专业领域毕业,并开始创业。
熊黑堂 FOUNDER & CEO 鍾骏铭 | 创 DOUBLE.O 商业模式 (二)
锺骏铭说,他成立名为双赢集团 Double.O Group,亲自出任总裁。两个O的意思,就是把原本独立的两个圆环紧紧相扣在一起,不停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
熊黑堂 FOUNDER & CEO 鍾骏铭 | 复制力量冲出海外(一)
大马著名奶茶连锁集团熊黑堂掌舵人锺骏铭,今年才26岁,凭对市场敏锐的嗅觉,在2019年开创第一间DABOBA熊黑堂珍珠奶茶店,一经开张,便大受年轻人喜爱,并吸引无数投资者加盟。
Taka Cake House Taka Patisserie 董事经理梁家郡 感恩疫情|线上新模式爆单(二)
在疫情期间,梁家郡在短短9个月内,新开了8间分行,其中第21间对他来说深具意义。他振奋道:“因为我们落实了到偏远区开店的目标,当开在西连省时,当地客户都开心说‘终于等到我们了’!”客户的满足感永远是梁家郡最关注的一件事。
Taka Cake House Taka Patisserie 董事经理梁家郡 “负二代”逆袭|创东马连鎖名品牌(一)
砂拉越古晋TAKA 蛋糕店董事经理梁家郡,2011年接手父亲欠债累累的蛋糕店,接手后与同样是会计师的太太发现经营的商业模式出错,财务管理及产品品质皆有问题,于是年轻的他,坚毅开始着手转型。